本期主 冬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主讲嘉宾:
职利琴:西安市第五医院副院长,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病**专科、国家十二五**专科培育单位学科***,主任医师
邓剑平:第四军医大学唐都脑科医院脑血管介入*疗中心副组长、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经历了一周的*热报名,21日下午3时,华商健康大讲堂之心脑血管病专场如约开讲,近500名读者赶到现场,认真听取**讲座。
平均每13秒就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
根据世卫组织报告,**每年因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的人数为1750万,而每3个死亡病例中,就有一个是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冠心病和脑卒中同样是居于*位的致死性和致残性疾病,1998年的统计显示,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13秒就有1人因此死亡。目前,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趋向年轻化,邓剑平说,临床上遇到过十几岁就患脑梗的患者。
临床上常见一类患者,血压升高很久而不自知,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异常感觉,就不用检查。还有些老年患者,认为只要没出现头晕、乏力、眼花等症状,就可以不用监管病情。事实上,没症状不代表你身体没问题。所以,只有做到早发现、早*疗、早预防,才会大大提高老年时期的生命质量,年轻人也应该经常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突然舌根发硬肢体麻木 超过2分钟要赶紧送医
“很多患者犯病后没及时就医、送医,而是在等,等家里人来齐之后才商量,事实上,这已延误了*疗时机。”邓剑平认为,无论缺血性卒中或出血性卒中,处理的时机至关重要。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来说,3-4.5小时是*疗**期,被送到医院的患者完全可以通过介入急诊获救。一旦失去最佳*疗时机,病人的致残率甚至死亡率都会增高。
职利琴表示,心脑血管病发病快,而且一半以上的心梗患者都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病,所以,如果突然出现眩晕或头痛加剧,暂时性看不清,舌根发硬、说话不清等感觉和症状;或者突然出现一侧肢体麻木、乏力、活动困难,全身无力、出虚汗、心慌、反应迟钝、胸口有强烈的受挤压感或疼痛感。这些感觉持续两分钟以上时,就要当即到医院去诊*。
高血压患者要坚持每天早晚测一次血压
“很多人认为在家测量的血压不准,医院测量的才准确,这是一个误区。”职利琴说,一部分患者在医院测量血压时,精神处于紧张状态,血压会不由自主地升高,而在家里测量血压时,精神比较放松,测出的血压更能反映真实状况。“我要求我的病人坚持每天早上晚上各测一次血压,如果发现血压升高,还要写清备注,是在什么情况下升高的。比如,当天生过气或者出现过情绪激动的状况,或者吃咸了、感冒了、吃了什么药等,都要写清楚。一段时间内相对固定时间测出的多个血压值,更有利于医生及时了解你的病情,对药物进行调整,让药物更对症。”
很多人担心长期吃药,药物产生的副作用会对身体造成别的伤害。对此,**说,事实上药物的副作用微乎其微,而高血压造成的损害却是百分之百的,不要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放弃*疗。除按时吃药外,患高血压的人饮食上还须减少盐分,均衡膳食,避免饮食过量。 华商报记者 王蓓
心脑血管疾病这样预防
1.作息时间要规律,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2.饮食要营养均衡,避免过于油腻,避免食盐过多
3.限制烟酒的摄入,成年男性每次饮酒不能超过四两,女性不要超过一两半
4.要适当运动,肥胖者要健康减肥。但冬天锻炼不要迎着冷风,最好选择阳光充足、气温适宜的中午
5.身体健康也要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查血脂、血压、血糖等基础项目就可以
>>讲堂内外
怕迟到 上午10点多就做午饭
“我们住得远,害怕迟到,我妈上午10点多就催我做午饭,11点半吃完就坐车往会场赶。”家住草滩的陈女士说,下午1点刚过,她就陪母亲赶到了会场。像陈女士一样,3点开始的讲座,许多读者1点左右就到了。
“我是专门来听邓教授讲座的,我是他的病人,前几天本该去复查,一直挂不到号,刚好看到有大讲堂,实在是太高兴了。”患者陈大爷说,看到报道后他早早就报名领了票,还约了邻居一起来。
认真做笔记要给父母带回去
“你这本子里有好多简报啊!你也是心脑血管的患者吗?”华商报记者看到一位女士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记录。“我不是患者,就是对健康养生比较感兴趣,我爸妈热衷健康资讯,但我总担心他们被不正规的讲座坑骗了,所以我会把我听到的健康养生信息报道做成简报给他们看。”
讲座结束后,两名**都被读者围住提问,他们解答完读者的疑问才离开,下午5点讲座结束,而**离场时已经6点多了。许多读者表示,健康大讲堂不只讲得好,**更是平日难见的大腕级**,“只要华商大讲堂还举办,我每期一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