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西安市*污减霾工作**小组办公室发出了《关于启动空气重度污染应急响应的紧急通知》。以往,西安启动重污染应急响应时,许多市民已感受到空气质量很差,出门一片雾蒙蒙。而这次“突然”启动空气重度污染应急响应,一些市民有点纳闷:“空气明明还不错呀,能看到蓝天也能看到白云。是不是有关部门太敏感了?” 我们先看看西安*近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
12月15日至18日,空气质量为良;18日,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19日启动重污染应急响应时,是轻度污染。20日虽然日均数据要到21日才见分晓,但从上午、中午、下午多个时段的数据来看,基本都是良。这也印证了我们见到的蓝天白云并不是“幻觉”。
11月19日启动空气重度污染应急响应时,11月16日、17日为轻度污染,18日是重度污染,19日为中度污染。
10月8日启动空气重度污染应急响应时,10月6日为轻度污染、7日中度污染,8日为重度污染。
再往前推,2月25日启动重度响应时,启动前期空气质量“病”得*重。从2月10日开始进入连续污染天,其中2月12日至16日、2月20日至25日,11天中有10个重度污染天和1个严重污染天。华商报记者发现,12月19日是**一次前几日日均值没有出现重度污染天,就已经启动了重度污染应急响应的一次。相比前几次,本次启动应急响应,前期空气质量明显好得多,那么为何要“弄这么大动静”?启动的依据和标准又是什么?
西安市*污减霾办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启动应急响应确实与以往有差别,这是因为相关要求有了变化而产生的。
去年5月,《陕西省城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规定“当各市(区)行政区域内的空气质量连续2天达到重度污染日标准,且气象条件持续恶化(保持霾黄色预警以上等级)时,各市(区)**应自行启动空气重污染日应急响应。”
今年1月,西安市**《西安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暂行)》,明确“当环境空气质量连续2天达到重度污染级别,且气象条件持续恶化时,由市*污减霾办启动空气重度污染应急响应。”
此后,为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提高预警、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大限度降低重污染天气造成的危害,今年9月,《陕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同时废除《陕西省城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其中规定,只要经预测,某一市(区)将发生连续3日重度污染,即可发布该市(区)Ⅲ级(对应西安市的重度级别)预警。预警与响应同步启动。目前,依据《陕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西安市也即将重新**本市的应急预案。同时,已开始按照省上的要求,将“经预测”、“将发生”纳入启动条件。从而避免“马后炮”,加强了“预见性”。
因此,考虑到前期自12月17日夜间起,西安市空气污染状况持续加重,18日已达到中度污染水平,截至19日13时污染指数AQI已达到222(重度污染水平)。再加上近期西安市气象条件仍以多云、静风天气为主,无有效降雨雪过程;预测全市空气质量在短期内仍将处于中度到重度污染之间等因素,西安市*污减霾办启动了空气重度污染应急响应。当空气质量指数(AQI)连续48小时低于200,且市环保局、市气象局会商预测未来48小时环境空气污染减轻或**到良好水平时,将解除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