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四大民间艺术兼具北方大气和江南灵巧

2016-12-25来源 : 互联网

汉中民间艺术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具内涵的组成部分,曾经散发出夺目的光彩。六千年前的骨雕人头像,证明了这里是一块极早孕育、诞生民间艺术的热土。汉中民间艺术的种类十分齐全,其特征明显有别于陕北和关中,兼具北方大气和江南灵巧双重特性。

汉调桄桄地地道道的秦腔秦调

汉调桄桄又称汉调秦腔、南路秦腔、桄桄戏,是明代末年关中秦腔传入汉中地区与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梆子声腔剧种,主要流行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一带,并曾流传到川北、陇东、鄂北等地。

汉调桄桄,习称桄桄,后改名为“汉调桄桄”。该剧种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四五**的发展历程,它吸收当地口语,经艺人**,并博采川、楚等剧种的精华,不仅唱腔有鲜明的乡土特色,表演和伴奏*具风格,为全国*有的剧种。其剧目繁多,内涵精深,为陕南、川北、陇东、安康等地群众所喜闻乐见。汉调桄桄属梆子腔体系,综合性七声音阶,音乐包括唱腔、伴奏两部分。咏、白、唱、念的发音均以汉江上游群众语音为基础。表演过程具有洒脱、大方、泼辣、爽快的风格和风趣、幽默的观赏情趣,将秦巴汉水之风韵,川鄂戏剧婉转、柔和、纯朴之特点,西北戏剧之高亢、坚毅、激越之气派融为一体,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形成了鲜明和乡土特色的*特风格,是陕南一枝*秀的奇葩。

汉调桄桄的表演追求大幅度夸张,有“箍桶”、“撒莲花”、“耍椅子”、“棍架子”、“吊毛盖”、“变脸”、“换衣”、“揣*”等许多*特的技巧,还有不少刀枪、棍棒、拳脚、腾翻的特有身段。**以前,汉调桄桄演出时,生、净均**靴,常穿草鞋演出;旦角面部搽粉,头上插花即可出场。其服饰和化装虽简单,唱工却十分讲究,当地人习惯于夜听十里大调,且听远不听近,名为“燕过梁”。

标签: 民间艺术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