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日记:事必躬亲的价值

2018-02-27来源 : 互联网

做小企业容易,做大企业也容易,把小企业做大不容易。

**们研究得比较多的是大企业的运营法则,也是小企业的学习**。然而,望着这些高不可及的**,多数小企业已经主动“缴械”了——因为“学不了”。

前几年国外有一本**书叫《跨越鸿沟》,讲的是高科技产品从出世到被市场所接受,要跨越一道“鸿沟”,否则,就失败了。其实,不光高科技产品如此,很多问题都是如此。

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有一条*大的“鸿沟”,如果只讲大企业如何做,而不讲小企业如何跨越“鸿沟”,那么大企业可能就永远只是“远大理想”而已。

跨越“鸿沟”,就是把小企业做大。多数小企业是死在鸿沟面前。

跨越“鸿沟”,其原则是“向大企业看齐,但不向大企业学习”。向大企业学习应该是已经跨越“鸿沟”后的行为。

对于小企业的成长,我*近感受非常深。

我现在任职的企业是家小企业,我们的目标当然是想做大,那么,我们就既不能按照原来的方法做,同时也不能模仿大企业的方法——因为我们还不是大企业。我仔细思考过一阵时,应该是跨越“鸿沟”的办法。

在中国传统价值观中,事必躬亲这个词应该是个正向评价的词汇。想当年,诸葛亮以“鞠躬尽瘁”赢得中国的好感,其做法就是事必躬亲。

现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在西方现代管理价值观面前,事必躬亲似乎有了更多的负面含义。比如说,我们经常批评一些小**做不大的原因就是事必躬亲。

事必躬亲的负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培育不出人才,就如同诸葛亮死后蜀中无大将一样。同时,事必躬亲还可能产生对个人的依赖,比如某件事只有**能做得了。很多小企业的**有个感觉,就是离开他就玩不转,这是事必躬亲的结果之一。

我是反对事必躬亲的,并曾经写文章批评诸葛亮所犯的这类错误为“光荣的错误”——道德层面的“光荣”与管理学上的“错误”并存。

然而,我*近却在事必躬亲,甚至准备把公司的各项工作“过滤”一遍。

说实话,我*近比较痛苦, 大企业,人才比较充足,一项工作交待下去,就会有合格的人去做。小企业,每类岗位可能只有一个人,如果这个人干得不好,你要么培养他,要么辞掉他。如果刮掉了,新招聘的人可能还不如他——要知道,你是一家小企业,高薪也不一定能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这是很多**们对小企业不理解的地方。

不改变不行,交待给部下去改变也很难——不是没有这样的部下,而是很少。那么,事必躬亲就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