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陕西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胡和平等**同志列席。会议由省政协主席韩勇主持。来自社会各界的15名省政协委员围绕践行“五个扎实“要求,为我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和谐稳定献计出力,进行大会发言。
省政协委员吴长龄就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入陕西文化因素进行大会发言。他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长、*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提出,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在实施这个重大战略的过程中,陕西文化的*特优势和强大的凝聚作用,理应承担起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的实施中,陕西文化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肩负的*特使命却值得我们深思。
坚定文化自信,传播和弘扬陕西文化,是陕西文化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担当,也是提升我省文化感召力和凝聚力的迫切需要。必须坚持**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推动我省文化走出去,以坚定文化自信工作的新成效凝神聚力,形成追赶超越的不竭动力。
吴长龄委员认为,陕西文化有着*特的优势,古都长安1100余年的建都历史,13朝古都所承载的文化容量,使长安成为“四大文明古都”中**的东方古都。八百里秦川,承载着七十余座彪炳千古的“关中帝王陵”,这就表征了长安古都文化的历史辉煌,在世界陵墓史上留下了一笔厚重的精神**。陕西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吸收中原文化、巴蜀文化、黄土文化、湖湘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根脉深厚、博大精深的三秦文化,我省的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如秦腔、陕北民歌、汉调、社*、泥塑等享有盛名。***在陕北 13 年,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旧址和宝贵的精神**,是红色革命文化的沃土。柳青、杜鹏程、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一批文学陕军代表人物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省具有得天*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文化特色、丰富的文化旅游景点、完善的文化产品设施等。
面对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重大机遇,面对实现“追赶超越”的强大责任,再造我省文化建设的新高地,强力推动文化“走出去”,传播陕西声音,讲好陕西故事,是让外界更深入更广泛地了解陕西的重要窗口。文化先行,对进一步扩大开放、引进外资、拓展文化企业发展空间已经势在必行。但是,经过多年努力,陕西文化“走出去”应该彰显的优势与现实的成效还有很大的差距,思想观念上的“城墙思维”;文化管理体制机制上的不畅通,顶层设计上的不到位和创新创意无活力、品牌建设无特色;文化产业团队无合力等现象仍然存在。
“陕西文化要‘走出去’,就要让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文化先行一步”吴长龄委员介绍到,让秦腔、陕北民歌、眉户戏、皮影戏、农民画、泥塑、剪纸等代代相传,具有高度认同感和历史感并能激发人们**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与发展,并使其既凸显厚重大气的陕西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得到发扬光大;让《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秦腔》、《人生》等**文学作品成为传承陕西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省当代作家中的贾平凹先生和已故的陈忠实先生、路遥先生,他们就是我省文化中的一本“大书”,这本“书”中塑造的白嘉轩、鹿子霖、孙少平、润叶、高加林、巧珍,以及《野山》中的禾禾、灰灰、桂兰、秋绒等烙印着时代特征的**,已深深融入到现代中国人的心中,这些典型人物和剧目是我们对外宣传的重要标识;让*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成为重要抓手。陕西饮食文化历史悠久,风味*特。要融合陕西饮食资源,形成符合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国界的人们消费需求,饮食习惯,营养搭配的陕西饮食文化,并不断创新,不断扩大知名度。陕西饮食可以和甘肃、新疆等地的伊斯兰企业“抱团”走向西亚、中亚,并促进产业发展,在增强少数民族的国家归属感、认同感的同时,也有利于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让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陕西红色文化成为重要的精神支柱。现在,国际上兴起一股空前的“中国热”,无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中东、非洲等国家,“中国现象”、“中国奇迹”、都倍受关注。寻根溯源,作为红色基因重要发端地的延安,在国外同样是关注的焦点。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文艺、教育、旅游等形式,宣传弘扬陕西红色文化。将《兄妹开荒》、《南泥湾》、《十二把镰刀》等文艺作品加工包装,润物无声地对外传播延安精神;让黄帝陵、兵马俑、法门寺、大秦岭、华山等成为陕西的重要名片。加大对外推介力度,深化“旅游+”内容,并将历史、体育、宗教、休闲、文艺、民俗、饮食等与景区建设有机结合,吸引国外游客到中国旅游必选陕西;让以张载关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成为陕西文化的重要标注。萌芽于北宋的关学,是我省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成果之一,对中国传统哲学有关非常深远的影响。在文化教育产业、影视传媒产业、旅游产业等方面积极发掘“关学资源”,并加强扩大对外交流。
为了陕西文化更好的“走出去”,吴长龄委员建议:
一要全力做好顶层设计。要对陕西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其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位置,探索我省文化发展规律,制定陕西文化“走出去”的总体改革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阶段重点。同时要树立“大文化”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新观念,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遗产保护和资源开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紧密地结合起来,立体展示陕西文化魅力。
二要竭力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挖掘我省文化内涵,打造陕西文化特色,把“文学陕军”、“陕西戏剧”、“陕西民歌”、“长安画派”等特色文化品牌擦亮叫响,把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西安城墙以及黄帝陵、革命圣地延安、“仿唐乐舞”、“长恨歌”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品牌整合包装,把“中国秦兵马俑展”、“陕西民间艺术精品展”、“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文化节庆和赛事品牌升级换档,把陕西文化深深熔铸在“一带一路”延线国家和地区。
三要强力打造文化市场。要增强文化“市场”意识,推动我省文化资源开发和挖掘利用。要通过不同的渠道和途径,大力推进陕西文学作品、**图书、影视剧目上档次、上水平。全面加大我省文化企业参加国家重点支持的各类文化贸易展会和促进活动,支持省内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四要着力夯实传播平台。要结合我省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抓住加快文化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落实“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的基本策略。全面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的有机融合,全面推进文物、典籍、民俗、宗教等各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全面推进舞台剧目、音乐、美术、非遗、艺术古籍和各类艺术文献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开放。同时要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文化发展的有效渠道和方式,推进陕西文化的深度发展,打造陕西文化与中华文明新的传播平台。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