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以前的荒坡栽满了茶树,勉县新街子镇杨家湾村8组贫困户张明月将猫着的腰挺了挺,一阵暖流从心底油然而生。他说,如今常年在村里的茶园里干活,加上5亩地承包费,年收入1.2万元左右,再也不用冒着严寒东奔西跑外出打工了。
位于浅山丘陵的杨家湾村土地肥沃,但是水利设施缺乏,常常因水而困。“天旱缺水没渠灌溉,天涝被淹水排不出去,轻则减产,重则绝收。”张明月说,他家的5亩地因为收成不好,以前无奈只能外出打工挣*,田地一度被撂荒。2015年,勉县投资350余万元在杨家湾村实施了水土保持坡改梯工程,使近300亩荒坡地变成了沟渠相连的梯田。当年就有两家农业产业**企业承包了土地,连片发展茶园、银杏,120余名群众在园内务工,其中像他这样的贫困群众有30余人,自从在园区内干活以后,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余元。
“以前的荒坡地成了***,种上了千亩茶树,这都多亏了坡改梯工程,让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方便多了,**帮我们脱贫致富,我们更不能坐以待‘币’啊!”张明月高兴地说。地处秦巴腹地的勉县,山高水低,虽然降水丰富,但是工程性缺水严重。贫困人口分布密度与水资源禀赋条件高度相关,缺水成为贫困群众脱贫的制约性因素之一。
了解到当地实际情况以后,勉县水利局聚焦贫困地区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小型农田水利等民生项目,破解“因水受困”、“因水致贫”现象。2016年,投资2023.9万元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县项目,投进746.78万元实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使3.3万人生活用水问题得到解决,**了3300亩农田灌溉用水。
年我省整合农田水利资金50多亿元,新修改造基本农田52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5.9万亩,新增蓄引提水能力3100万立方米,超全年任务14%,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