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怎么转型升级揭秘

2015-04-13来源 : 互联网

加工贸易怎么转型升级?加工贸易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和工业发展必须借助的工具,这是**竞争的现实和中国国情所决定的。现在流行的说法,将我国加工贸易起点定在改革开放后。实际上,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取消对华全面贸易禁运后,我国就开始积极探索发展开放经济,加工贸易、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较大规模地发展原料和销售市场“两头在外”、加工环节在国内的加工贸易了。而且当时的加工贸易属于进料加工(又称之为“以进养出”),与1978年后东莞的来料加工合同相比,我方掌握权力、承担风险和收益率均较高。

当时**启动的是进口棉花加工成棉布后出口的棉纺织工业,陈云同志进一步提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出口发展空间很大,并可将这一模式**到农产品领域,如进口化肥和设备而出口大米、肉类。1973年10月,陈云同志对此思路作了系统讲述,后来收入《陈云文选》第三卷。 ***总理则提出了建立经济特区以引进外资和开展加工贸易的构想,并利用接见广交会代表、美国银行家洛克菲勒、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等场合公之于众。 虽然受当时条件所限而未能立刻实现,但在他身后发扬光大。时至今日,加工贸易占据中国出口半壁江山已有多年,中国建设经济特区的经验也在**上受到了广泛关注。

确实,在现行加工贸易模式下,我们在整个**生产收益分配格局中所得份额较低,目前过高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也给宏观经济管理增加了负担。现在,在就业、居民收入、出口、财政收入、相关行业等各个方面,加工贸易给广东、特别是东莞等城市带来的利益有目共睹。但在广东、在东莞所占据的远远不止半壁江山,正因为如此,加工贸易升级转型对全国外贸至关重要,对广东、对东莞则是生死攸关。是更上一层楼,还是踯躅不前甚至昙花一现,成败在此一举。而要做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先,无论提升加工贸易商品的层次,还是创建自身品牌,延伸增值链条,兼顾内外贸,都是从整个地区、整个国家层次上讲的,不是说在微观层次上所有企业都要走上这样的道路。事实上,在每年新创的品牌中,真正能站住脚并不断发展的只能是少数,每个成功品牌、每家成功企业,总有一批为之配套服务的企业,这样的体系才富有弹性,集实力与效率于一体;苛求所有企业都建立自有品牌的体系,必然是僵硬而难以迅速调整的。我们不是要**改变现行**贸易和**生产体系,而是要改变这个体系的收益流向。如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前我们100%的企业是为海外公司、海外品牌做贴牌,转型后倘若出口规模没有缩小,在世界市场份额没有下降,仍有95%企业是在做贴牌,但80%的量是给中国公司、****做贴牌,那就是*大的成功。

所以,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不应强求所有企业都走自创品牌的路,企业也不能都去自创品牌,而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已积累了足够实力的企业可自创品牌在国内外市场打**,尚不具备相应实力的企业,**要推动、鼓励他们为有实力的自主品牌企业配套、贴牌加工,抱团打**。

标签: 陕西 财富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