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遭蹊跷“盗刷” 防范黑客四招

2015-01-28来源 : 互联网

银行卡从未离身,却不断收到交易提示短信,卡里的*****“飞”走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是被黑客盯上了。

一个17岁的“黑客”,竟然通过自学编程,带领一批人在网上大肆盗刷别人银行卡,涉案金额近15亿元。昨日,广东省公安厅通报了2014年全省公安机关“六大专项”打击整*行动总体情况。记者了解到,这名“黑客”自学编程,在看守所里还在自学计算机的C++编程语言。

2013年5月到7月,国内某商业银行连续发生多起银行卡被网上盗刷案件。据报道,从2013年5月份开始,某商业银行不断接到客户投诉,自己的储蓄卡被盗刷,里面的*不翼而飞。这些被盗刷的银行卡,都是在多天内被连续小额盗刷,单次被刷掉的金额*少才几十元,*多不过几百元,主要被用于购买Q币,游戏点卡、话费充值等小额支付。

“*是怎么丢的?”*初的怀疑是个别客户银行卡信息被不法分子测录后遭遇克隆盗刷,但越来越多的盗刷现象集中出现,“有一、两百人在几天之内集中被盗刷”,案件引起公安部重视。经查,发现涉案客户多达近千名,涉及全国多个省市,他们的遭遇大都基本相同:卡从未离身,却不断收到交易提示短信,储蓄卡里的*“蹊跷”的一点一点减少。公安部经侦局专门来广东交办案件,要求全力侦办,并将此案定为“海燕3号”专案。

经深入排查,一个以广西河池人叶某为*的特大黑客网络攻击盗刷银行卡犯罪团伙浮出水面,该犯罪网络一是由叶某利用自编黑客软件,通过互联网批量提取客户银行卡信息;二是网上中介人员层层转卖叶某窃取的大量银行卡信息;三是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寻找银行网上支付、第三方快捷支付等支付漏洞,将叶某窃取的银行卡信息在网上大肆盗刷或转账牟利。

2014年5月8日,广东警方成功侦破公安部督办的“海燕3号”特大黑客***诈骗案,抓获叶某等11名主要犯罪嫌疑人。9月26日,公安部经侦局召集广东、广西等涉案的9地经侦部门召开“海燕3号”全国集群战役部署会。10月底,各地再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两次收网行动共抓获26人,涉案金额14.98亿元。破案后,公安部发来贺电,称该案“取得了近年来打击伪卡犯罪的*大战果”。

破案后,在主犯叶某的电脑中发现其与全国各地的信息中介与盗刷作案人员的联系信息。为扩大战果,**铲除这一全国性的犯罪网络,经侦部门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去年9月26日,公安部经侦局召集广东、广西、湖南等涉案的9地经侦部门在广州召开“海燕3号”全国集群战役部署会,要求各地尽快抓获其余的犯罪嫌疑人。目前各地再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并获取一批案件线索。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