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由陕西省人民*****组织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第十场,省发改委相关发言人就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上半年,全省经济生产总值增长9.7%,全国排名第7。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5%,非能源工业增长16.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9%,实现了缓中趋稳。财政总收入增长10.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增速位居全国第5。城镇新增就业22.08万人,就业水平创近年新高。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8%和13.3%,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2.16%和15.12%,金融市场活力不断增强。进出口总额增长64.3%,增速位居全国第1。
同时,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步伐加快,审批事项精简比例达32%。实施了新一轮**机构改革,共核减内设机构57个、调整职能327项、减少行政编制632名。
落实各项民生政策 民生**力度进一步加大
在财政增收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坚持“两个80%”投入民生,民生支出占到财政支出的80.2%。
据省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张文波介绍,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共有61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性安居工程开工40.94万套,在全国排名第4。**医院改革全面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县级覆盖率达100%,60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月均55元提高到60元。
我省建立**扶贫开发工作机制,**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将中省扶贫专项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100万人脱贫计划加快实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3.07:1,较上年同期缩小0.1。全面推行县镇医疗服务一体化,在宝鸡、延安组建医疗集团和医疗联合体试点。
多项措施推动经济稳增长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成效显著
省发改委综合处处长张礼涛说,在面向*抓向西开放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成效显著。长安号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国家***正式复函支持建设西安航空城实验区,西安咸阳**机场口岸“72小时过境免签”等成功获批,新开通西安至济州等4条**航线,**航线由去年的9条增加到22条,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加速崛起。
另外,第十八届西洽会暨丝绸之路**博览会成功举办,我省还与商务部共同举办了“第十二届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览会”及“陕西经贸洽谈活动”,向西开放合作平台进一步完善。丝绸之路申遗成功,7处遗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悉,陕西还设立了三秦留学生奖学金,成立了西北大学中亚学院、丝绸之路研究院和西安外国语大学中亚学院,西北大学与撒马尔罕等大学已在师资互派、学生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能源大省转型升级 三星项目带动明显
陕北“三个深度转化”项目建设效果初显,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9.5%,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三星电子存储芯片项目竣工投产,带动60多家配套企业落地。
“310”文化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左右。服务业占GDP比重37.8%,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新认定1019个家庭农场和1万名职业农民。外贸依存度达到11.3%,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需求结构进一步转换到协同拉动的轨道。
张文波副主任最后强调,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和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完成全年任务至关重要。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国家赋予陕西新引擎、新高地、新起点、新范例等重大使命,深入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战略,以系统化思维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